商洛之窗Logo
学习进行时丨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记者手记:长远·共同·初心——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的时代启迪… 引航亚太开放合作 展现大国责任担当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会晤 习近平将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商洛民间俗语的守护者

商洛民间俗语的守护者

在民间俗语研究者闵天良眼中,每一句民间俗语都是一颗亟待挖掘、拯救的“文化珍珠”,他用40多年时间,行走于田间地头,收集整理了商洛民间俗语1万多条,让濒临消失的民间文化遗产走进大众视野。多年积累下来,几十本原始笔记本在案头堆了很高一摞。

秦岭文博知识走进校园

博物馆讲解员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秦岭四宝”之一金丝猴的生活习性与生态价值。在“金丝猴拼图”手工环节,课堂热情瞬间升温,学生们分组协作,在拼凑剪纸的过程中,讲解员同步穿插讲解秦岭伴生动物知识,引导大家关注生物多样性,在心中种下“当好秦岭卫士”的种子。

闫坪村举办稻谷收割体验活动

闫坪村举办稻谷收割体验活动

11月4日,“遇‘稻’美好 欢庆丰收”闫坪村稻谷收割体验活动在商州区三岔河镇闫坪村拉开帷幕。市委办公室、中国邮政集团定点帮扶商洛市商州区联络组、商州区农业农村局、商州区商务局、三岔河镇党委政府、三岔河九年制学校等多家单位携手参与,共同描绘出一幅“庆丰收、促振兴”的生动图景。

如画秋色迎客来

仅周末两天,近万名游客循着秋韵奔赴而来,一辆辆旅游大巴有序驶入山间,将这片高海拔秘境的秋日浪漫推向高潮。抬头便是遮天蔽日的红叶,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无需滤镜修饰,随手按下快门,便是一幅定格秋韵的绝美大片。

竹林关镇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近年来,丹凤县竹林关镇以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提素质、强本领、增活力”目标,从思想引领、能力提升、机制建设三方面协同发力,探索出一条基层年轻干部培养有效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动能。

大荆镇打好移风易俗“组合拳”

今年以来,商州区大荆镇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镇域实际系统谋划、精准发力,通过制度引领、村民自治、宣传教育等多维度举措,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推动文明乡风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鹿鸣深山富乡邻

秋日的镇安县青铜关镇东坪村,深山层林尽染,一阵清脆的鹿鸣穿透山林,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循着声音望去,占地千余亩的梅花鹿养殖基地里,58岁的李加成正忙着检查鹿舍,56岁的妻子王兴珍则在一旁调配饲料,90头梅花鹿或悠闲踱步,或低头食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青山脚下“仙草”香 致富路上采收忙

青山脚下“仙草”香 致富路上采收忙

11月4日,走进商南县青山镇青山社区灵芝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一座座标准化种植大棚在阳光下整齐排列,宛如一个个孕育希望的“金色粮仓”,轻轻掀开大棚内的白色薄膜,一股浓郁的孢子粉清香便扑面而来,瞬间浸润心脾。目光所及,一朵朵红褐色的灵芝形态各异、错落有致,边缘微微卷起,宛如片片绚丽彩云轻柔飘落于种植床,每一朵灵芝的伞盖上,都均匀裹着一层细密的褐色粉末,在光影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尽显大自然的馈赠与人工培育的匠心。

前三季度全市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本报讯(通讯员陈高红)前三季度,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强市目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积极克服干旱、持续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全市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85亿元,同比增长27%;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作为西十高铁商洛西站核心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前广场正加快建设,助力商洛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高铁时代”。图为11月4日商洛西站站前广场施工现场,各个环节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本报记者谢非摄)

路通心通,心路更宽

10月24日,雨歇云开。在镇安县大坪镇园山村,村民何常忠早早就在院子里摆好桌椅,沏好了茶。家门口几米外,运料车与压路机正轮番作业。“师傅们,打路是辛苦活,热茶我随时备着!”何常忠笑容满面,“这条路我们盼了多年,一定得打结实喽!”

镇安全力守护烟农“钱袋子”

本报讯(通讯员刘方健)近期,镇安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将烟叶收购作为维护烟农利益的重要切入点,坚持事前明纪律、事中强监督、事后严问责,坚决整治“人情烟”“关系烟”“面子烟”等不正之风,切实守护好广大烟农的“钱袋子”。

柞水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春苗)近年来,柞水县始终将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置于突出位置,以深化综合治理为抓手,以优化成长环境为目标,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着力营造安全、阳光、

商南多点发力推进工业经济平稳向好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兀 琦)今年以来,商南县围绕工业提质、项目提速、环境优化三大核心,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商南县动态更新

“丹凤厨工”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国华)近日,在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活动中,由苏陕协作精心培育的“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凭借其从“零散务工”到“产业集群”的成功转型,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此次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标志着东西部

商镇:文明实践绘就和美画卷

在商镇,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红马甲”队伍,正是激活基层文明治理“一盘棋”的“关键棋子”。在老君社区,只要看到贺青芝骑着电动车载着刘春玲驶过,大家就知道,她们又去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上门服务了。社区为此专门开设了“少年儿童服务站”,每逢假期这里都会迎来返乡大学生。

护航灵活就业 促进群众增收

护航灵活就业 促进群众增收

”通过“订单式”培训实现技能升级的王丽,真切感受到了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延伸服务链条带来的实惠。山阳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就业服务不止于匹配”的理念,不断拓展服务外延,从技能提升、权益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拓展服务内涵,让零工群体“就业有技能、权益有保障、发展有希望”。

丰收村 彩礼降了 收入增了 乡风好了

这场深刻的移风易俗变革,并非一纸空文,而是源于一本老账本的触动、一届届班子的坚持,最终内化为每一位村民的自觉行动,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2018年,借着全国文明村创建的东风,村“两委”决定从群众最头疼的“人情负担”破题,一场移风易俗的变革,在银杏院子悄然启动。

许家塬村 产业兴旺活力足

工人穿梭于菌床之间,熟练地采收、分拣着成熟的双孢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双孢菇产业的蓬勃发展,只是许家塬村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全村800多亩现代化农业园区果实累累,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176万元,带动2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18万元。

天竺山“引客” 僧道关村“变身”

“天竺风”农家乐老板彭涛同样忙碌:“开业10多年,每天接待十几桌游客,生意一直很稳定。”据了解,目前,僧道关村有22家农家乐、10多家改造提升的民宿,带动就业27人,不仅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增收,也彻底改变了村庄面貌。

秋色斑斓

秋色斑斓

在丹凤县棣花古镇,柳枝翠绿中夹杂着金黄,如美女柔顺的发丝千万条垂下,别具一种秋日的美。在市区丹江公园,碧蓝而高远的天空、白色的桥和金色的银杏叶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如同一幅秋日油画。11月1日至2日,记者循着秋色,来到市区丹江公园、秦岭江山景区、丹凤县棣花古镇等地,用镜头定格了一幅幅融汇了诗意与烟火气的动人画卷。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推动社区警务提质增效

商洛市大力推进社区警务数字化转型,为基层民辅警配备集成多种功能的智能警务终端,整合人口信息查询、流动人口登记、隐患上报等功能,实现基础信息采集“一次录入、多端共享”。例如,在针对社区内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公安部门与城管、应急管理部门的排查标准不一致,导致部分隐患反复整改却未能形成治理闭环,对治理实效产生不利影响。

菜篮子满了 心窝子暖了

眼下天气晴好,碾子坪村竹园组的秋甘蓝种植大户田存宝正蹲在地里除草呢,见人就咧嘴笑:“咱这‘秋疙瘩’啊,现在可是城里人抢着要的‘香饽饽’!看着已采摘近一半的菜地,田存宝高兴地说。如今的十里坪镇,供港蔬菜面积规模已达万亩,秋甘蓝种植面积已突破2000亩,带动300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洛南县保安镇坚持农文旅融合,今年该镇在仓圣社区洛惠渠下实施的观光农业项目水稻示范种植面积达120余亩,绘就出产业兴、生态美、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本报通讯员 杨开让 摄)。图为11月3日,保安镇组织群众利用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

商洛市两集体一人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 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近年来,我市社会各界积极关心关爱老年人,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落实完善老年优待政策,持续提升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能力水平,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推动促进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柞水审批服务走“新”更走“心”

  本报讯 (通讯员 白 萌)今年以来,柞水县紧扣深化“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以更贴心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更高效的服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柞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优化服务方式

柞水推行“综合查一次”为企业减负

  本报讯 (记者 南 玺 通讯员 孟祥涛)今年以来,柞水县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餐饮、制造业等高频检查领域,通过统筹检查对象与检查内容,将分散检查整合为“一张清单、一次上门”,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检

商南不断优化机制扩大有效投资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以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不断优化“四个一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聚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提升、合理增长,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赵璟活动报道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 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全力以赴稳增长惠民生保安全 增强群… 赵璟开展重阳节走访慰问活动…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 全力以赴稳增长惠民生守底线 推动经… 坚持创新引领 强化科技赋能 促进全市… 守好网络主阵地 传播社会正能量 全力… 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倾力解决实际困难…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 赵璟到山阳调研旅游安全基层党建等工… 筑牢安全防线 优化服务管理 着力营造… 持续提升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水…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贺信精神 … 赵璟调研西渝高铁西康段和西武高铁陕… 突出办学特色 深化产教融合 为全市高… 赵璟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并调研检查校…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 商洛市委召开全市“十五五”规划思路… 优化为民服务 发展富民产业 不断提升…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研究… 赵璟看望慰问抗战老战士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赵璟会见哈萨克斯坦BTU集团董事长塔… 赵璟会见中化学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党… 赵璟会见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 赵璟会见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 赵璟在市委书记专题会议上强调 深入… 赵璟在市委书记巡察工作专题会议上强…
友情链接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29-63907152 商洛之窗网上有害信息举报:0914 - 2395887 举报邮箱:alonedrunk@qq.com

陕ICP备12003132号-1

陕公网安备 61100202000091号

禁止代理访问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24 by www.sl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